我并不反對 NVIDIA 對 GRID 的授權模式的更改。儘管每用戶的授權會增加花費,但是從價格上還是可以接受。但是!但是!最主要的是,就算你入手了一張 NVIDIA GRID M10,如果沒有從 NVIDIA 指定合作夥伴購買整機,你是沒有辦法獲得授權的!
什麽意思?就是你從 ebay 買了十張 NVIDIA GDID M10 卡那也衹是一堆廢件!除非你從 Dell 或者 Supermicro 什麽的整機購買了伺服器。這樣你才能夠從 NVIDIA 購買授權……
簡單點:想買蘋果?先把這個高壓鍋買了 。怎麽?你不用蘋果來燒湯?那我可不管,買高壓鍋可是先決條件呢……
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微軟已經修復 Windows Server 2016 TP 中的 Deduplication 數據損壞問題
近日收到 Microsoft 的消息說 Windows Server 2016 TP 中的 Deduplication 數據損壞問題已經被修復,并且附上了一個内部測試補丁。安裝該補丁之後,測試運行了幾次 DedupJob 均沒有問題。產生問題的是 dedup.sys 驅動程序。
看來微軟對於數據損壞此類嚴重問題還是比較重視的。如果閣下希望在 Windows Server 2016 TP 中使用 Deduplication,則需要等待補丁在 Windows Update 中的正式發佈。比較保險的應該會在下一個纍積更新之中,或者更保險一點可以等待至 TP5。注意必須先安裝補丁,然后再開啓 Deduplication 功能。從微軟工程師的描述中看來此問題可能衹會發生在從 Windows 2012 R2 升級到 2016 的系統中。
關於詳細問題描述可以參考此帖子。
看來微軟對於數據損壞此類嚴重問題還是比較重視的。如果閣下希望在 Windows Server 2016 TP 中使用 Deduplication,則需要等待補丁在 Windows Update 中的正式發佈。比較保險的應該會在下一個纍積更新之中,或者更保險一點可以等待至 TP5。注意必須先安裝補丁,然后再開啓 Deduplication 功能。從微軟工程師的描述中看來此問題可能衹會發生在從 Windows 2012 R2 升級到 2016 的系統中。
關於詳細問題描述可以參考此帖子。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已修復] 注意 Windows Server 2016 TP 中的 Deduplication 可能會導致數據損壞
UPDATE: 此問題已修復。
不知道這算是幸運還是不幸,反正就被我遇上了。基本情況如下:
先決條件:
- 系統是 Windows 2012 R2
- 磁盤爲 GPT 的 NTFS,開啓 VDI 模式的 Deduplication,數據重複刪除率達到 75%
- 狀態: 1TB 中刪除重複后大約使用 250GB。
- 磁盤儲存大量 Windows 2008 R2 與 Windows 8.1 的 VM,格式爲 VHD 或者 VHDX
- 磁盤是本地磁盤,注意這個配置 Microsoft 不建議。沒有 SAN 或者 iSCSI 的使用。
步驟:
- 升級 Host 到 Windows 2016 TP4,并且安裝 Deduplication 功能
- 將所有 VM 導入到 Hyper-V,并且運行
- 添加更多的 VM
- 確保 Background Deduplication 運行至少一次
結局:
- 大部分 VM 突然進入 BSOD 狀態
- 檢查該 VM 的 VHD / VHDX 文件,發現無法用 CHKDSK 修復,數據完全丟失。卷返回 Invalid Function 錯誤。
- 該 VHD / VHDX 文件無法重複使用!你必須刪除該文件,然後重新創建,才能夠在 VM 中重新安裝系統
- Host 中開啓 Deduplication 的卷卻沒有問題,CHKDSK 通過。
- 關閉 Background Deduplication 后,就不會進一步損壞其他數據
所以此次數據損壞可能是 Dedup 服務造成的。已經將此問題報告 Microsoft,他們也在進一步調查,不過在他們回復之前,閣下最好還是先關閉 Dedup 服務以避免產生同樣的問題。
不知道這算是幸運還是不幸,反正就被我遇上了。基本情況如下:
先決條件:
- 系統是 Windows 2012 R2
- 磁盤爲 GPT 的 NTFS,開啓 VDI 模式的 Deduplication,數據重複刪除率達到 75%
- 狀態: 1TB 中刪除重複后大約使用 250GB。
- 磁盤儲存大量 Windows 2008 R2 與 Windows 8.1 的 VM,格式爲 VHD 或者 VHDX
- 磁盤是本地磁盤,注意這個配置 Microsoft 不建議。沒有 SAN 或者 iSCSI 的使用。
步驟:
- 升級 Host 到 Windows 2016 TP4,并且安裝 Deduplication 功能
- 將所有 VM 導入到 Hyper-V,并且運行
- 添加更多的 VM
- 確保 Background Deduplication 運行至少一次
結局:
- 大部分 VM 突然進入 BSOD 狀態
- 檢查該 VM 的 VHD / VHDX 文件,發現無法用 CHKDSK 修復,數據完全丟失。卷返回 Invalid Function 錯誤。
- 該 VHD / VHDX 文件無法重複使用!你必須刪除該文件,然後重新創建,才能夠在 VM 中重新安裝系統
- Host 中開啓 Deduplication 的卷卻沒有問題,CHKDSK 通過。
- 關閉 Background Deduplication 后,就不會進一步損壞其他數據
所以此次數據損壞可能是 Dedup 服務造成的。已經將此問題報告 Microsoft,他們也在進一步調查,不過在他們回復之前,閣下最好還是先關閉 Dedup 服務以避免產生同樣的問題。
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Chinese 與 Mandarin:如何爲大中華正名?
儘管有點無病呻吟,不過還是想開一博文記敘一下。不知道的朋友在使用中慢慢的已經習慣,而知道的朋友或者對此也有點無力。儘管中國曾以陶瓷聞名世界,以 China 作爲國名也未嘗不可,然而 Chinese 一詞卻帶有一定的侮辱性。爲什麽不是 Chinan, Chinian 之類的,而是 Chinese 呢?一個泱泱大國被灌注“小”的後綴,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而至於 Mandarin,是否真的是“滿大人”的譯音也無從考究,不過終歸還是道出了一個事實:普通話=元清虜語。好吧,我贊成民族大融合,不過這部大中華的屈辱史好像還在繼續?
從實際情況來看,中國現在正在實現自我的“去中國化”。有的人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然而來的就是好的?去的就是壞的?例如漢字的簡化,我不否認書寫上的方便,然而在印刷,屏幕顯示等等的情況下,跟書寫無關了吧?爲什麽不能夠使用正體字呢?在現在的人的眼中,字的意義可能就是一個字,僅此而已,而其中的韻味卻由於人心的浮躁而常常被人忽略了。
而至於普通話的强制推廣使用更是有點自暴自棄的感覺。八韻不全的情況下,吟詩也衹能變成讀詩了。或者這樣能夠更加方便學習?更別說不應該存在于漢語之中的饒舌音……
至於造字,還是算了吧。造一個“盥” 字還倒不如直接寫“洗手”來的快呢。
聽起來好像都是小事情,然而給我的感覺就是充斥著“短平快”,充斥著浮躁。中國人不需要複雜繁複的語言和文字,就如同現代人所謂的快節奏一樣抛棄一切能夠抛棄的。
不錯,文化的保留不能夠幫你賺錢,大中華文化的驕傲也不能夠當飯吃。在金錢等於尊嚴的現代我所説的這些或者真的不再重要了吧?當大中華的文化精神和驕傲完全消失殆盡的時候,下一次可能就是真正的“被融合”了。
而至於 Mandarin,是否真的是“滿大人”的譯音也無從考究,不過終歸還是道出了一個事實:普通話=元清虜語。好吧,我贊成民族大融合,不過這部大中華的屈辱史好像還在繼續?
從實際情況來看,中國現在正在實現自我的“去中國化”。有的人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然而來的就是好的?去的就是壞的?例如漢字的簡化,我不否認書寫上的方便,然而在印刷,屏幕顯示等等的情況下,跟書寫無關了吧?爲什麽不能夠使用正體字呢?在現在的人的眼中,字的意義可能就是一個字,僅此而已,而其中的韻味卻由於人心的浮躁而常常被人忽略了。
而至於普通話的强制推廣使用更是有點自暴自棄的感覺。八韻不全的情況下,吟詩也衹能變成讀詩了。或者這樣能夠更加方便學習?更別說不應該存在于漢語之中的饒舌音……
至於造字,還是算了吧。造一個“盥” 字還倒不如直接寫“洗手”來的快呢。
聽起來好像都是小事情,然而給我的感覺就是充斥著“短平快”,充斥著浮躁。中國人不需要複雜繁複的語言和文字,就如同現代人所謂的快節奏一樣抛棄一切能夠抛棄的。
不錯,文化的保留不能夠幫你賺錢,大中華文化的驕傲也不能夠當飯吃。在金錢等於尊嚴的現代我所説的這些或者真的不再重要了吧?當大中華的文化精神和驕傲完全消失殆盡的時候,下一次可能就是真正的“被融合”了。
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如何使用 USB 驅在 UEFI 系統上面安裝 Windows 2016
好吧,我知道 Windows 2016 衹是一個 Technical Preview, 不過貌似微軟忽略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因素。TP 4 很大,比以前的 Server 操作系統都大,所以 install.wim 達到了 4.22GB。總所周知 UEFI 系統用 USB 盤安裝需要一些先決條件:
- FAT32 格式的 USB 盤
- 設置爲 Active Partition
- 複製 Windows 2016 安裝數據到 USB 盤中
最後一項很不幸對於 Windows 2016 TP4 是無法辦到的——install.wim 超過了 FAT32 所能夠承受的 4GB 極限!
解決辦法很簡單,用下面的命令切割 install.wim 文件:
Dism /Split-Image /ImageFile:l:\sources\install.wim /SWMFile:f:\install.swm /FileSize:3072
(L: 是光盤,F: 是硬盤)
然後把切割好的 install.swm 和 install2.swm 複製到 USB 盤的 sources 目錄裏面,這樣就可以完成所有先決條件了!
- FAT32 格式的 USB 盤
- 設置爲 Active Partition
- 複製 Windows 2016 安裝數據到 USB 盤中
最後一項很不幸對於 Windows 2016 TP4 是無法辦到的——install.wim 超過了 FAT32 所能夠承受的 4GB 極限!
解決辦法很簡單,用下面的命令切割 install.wim 文件:
Dism /Split-Image /ImageFile:l:\sources\install.wim /SWMFile:f:\install.swm /FileSize:3072
(L: 是光盤,F: 是硬盤)
然後把切割好的 install.swm 和 install2.swm 複製到 USB 盤的 sources 目錄裏面,這樣就可以完成所有先決條件了!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網絡小説的文法通病(不定期更新)
現在網絡小説橫行,卻突然間發現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文法問題!真的希望各個作者能夠認真思考并且應用,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跟風。
- 對??感冒:例如喜歡蘋果那就是“對蘋果感冒”……錯!大錯特錯!“感冒”是“不喜歡”的意思,“不感冒”是“不抗拒”的意思!別用錯了!
- 奪舍:例如“奪舍他”……錯!絕對不知所謂!應該是“奪他舍”——在這裏“舍”是軀體,容器的意思,是名詞!
- 嫁鷄隨鷄嫁狗隨狗:聽起來是不是充滿暗示性呢? 不過就算人類與動物有時候真的很有愛,也不用有愛到需要“嫁”的程度吧?儘管不知道哪個地方的方言造成這個不太美麗的誤會,請正確使用中文:嫁乞隨乞,嫁叟隨叟
- 奔襲:詞本身沒問題,但是造句成“奔襲200里后終于在城池裏的客棧休息”就有點讓人牙痛。奔襲的“襲”字是“襲擊”的縮意,明明沒有襲擊衹是到客棧里面休息爲什麽就要説成“奔襲”呢?拜托,“奔襲”并不等于“放馬狂奔”,而是“長距離出其不意的襲擊”!衹是趕路卻要説成襲擊那就實在是太奇葩了!
- 凱旋而歸:真的,相信我,竟然還是有人這樣用的。“凱旋”就是“勝利歸來”,“凱旋而歸”就是“勝利歸來而歸”……成,我知道你回來了,不用說兩遍……
- 對??感冒:例如喜歡蘋果那就是“對蘋果感冒”……錯!大錯特錯!“感冒”是“不喜歡”的意思,“不感冒”是“不抗拒”的意思!別用錯了!
- 奪舍:例如“奪舍他”……錯!絕對不知所謂!應該是“奪他舍”——在這裏“舍”是軀體,容器的意思,是名詞!
- 嫁鷄隨鷄嫁狗隨狗:聽起來是不是充滿暗示性呢? 不過就算人類與動物有時候真的很有愛,也不用有愛到需要“嫁”的程度吧?儘管不知道哪個地方的方言造成這個不太美麗的誤會,請正確使用中文:嫁乞隨乞,嫁叟隨叟
- 奔襲:詞本身沒問題,但是造句成“奔襲200里后終于在城池裏的客棧休息”就有點讓人牙痛。奔襲的“襲”字是“襲擊”的縮意,明明沒有襲擊衹是到客棧里面休息爲什麽就要説成“奔襲”呢?拜托,“奔襲”并不等于“放馬狂奔”,而是“長距離出其不意的襲擊”!衹是趕路卻要説成襲擊那就實在是太奇葩了!
- 凱旋而歸:真的,相信我,竟然還是有人這樣用的。“凱旋”就是“勝利歸來”,“凱旋而歸”就是“勝利歸來而歸”……成,我知道你回來了,不用說兩遍……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Intel 320 160GB SSD: 小心 MLC 可怕的“空白門”事件!
其實這是一年多以前的事情了。那時候入手了 4 個 Intel 320 160GB SSD,然後組成了一個 RAID 5 陣列,用起來沒有問題,性能挺不錯的。
不過由於需要更新機器的硬件,所以我把機器關掉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之後硬件更新完畢,開始后發現令人抓狂的一幕:4 個 Intel 320 160GB SSD 其中的兩個變成完全空白了!!
令人抓狂的兩個!而不是一個!RAID 5 更本救不了!數據完全丟失!!
後來調查了一下,發現這種事情還是在情理之中的。首先,SSD 是通過電壓來儲存數據的,也就是説,每一個 Cell 特定的電壓會代表不同位狀態。SLC SSD 會比較簡單,有電壓和歸零代表位的 0 和 1,然而 MLC SSD 就會比較複雜。而在這一個月時間中,我是沒有開機的,也就是説所有的 SSD 均沒有辦法補充電量。我所有的 Intel X25-E SSD 均沒有數據丟失的問題,也不知道是由於高端質量還是 SLC 對電壓的容錯性好。然而其兩個 Intel 320 160GB SSD 則很不幸是“漏電體”,在沒有加電的情況下,電壓流失。這個時候,MLC Cell 裏面的電壓就會把原來該標識的數據表示成爲另外的錯誤數據,以至於整盤數據混亂,完蛋了……
當然,那兩個 SSD 在重新分區格式化之後還是可以使用,衹不過一旦長時間不通電,數據還是會丟失。
最終的結局就是我把所有 MLC 類型的 SSD 都出手了。其實現在的情況還是有點令人堪憂。總所周知,晶體越大,儲電越多。例如 Intel X25-E 的 50nm 大晶體,儲電能力肯定比 Intel 320 160GB SSD 的 34nm 要好得多,更不用説 SLC 衹需要表示 2 種狀態,而 MLC 需要表示 4 種狀態,對電壓值得準確性要求高得多。而現在的 MLC 可能衹用 25nm 甚至更小的晶體,本身儲電量已經少,如果沒有很好的辦法防止漏電,長時間鍵關機就可能導致數據錯亂甚至消失了。
不過由於需要更新機器的硬件,所以我把機器關掉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之後硬件更新完畢,開始后發現令人抓狂的一幕:4 個 Intel 320 160GB SSD 其中的兩個變成完全空白了!!
令人抓狂的兩個!而不是一個!RAID 5 更本救不了!數據完全丟失!!
後來調查了一下,發現這種事情還是在情理之中的。首先,SSD 是通過電壓來儲存數據的,也就是説,每一個 Cell 特定的電壓會代表不同位狀態。SLC SSD 會比較簡單,有電壓和歸零代表位的 0 和 1,然而 MLC SSD 就會比較複雜。而在這一個月時間中,我是沒有開機的,也就是説所有的 SSD 均沒有辦法補充電量。我所有的 Intel X25-E SSD 均沒有數據丟失的問題,也不知道是由於高端質量還是 SLC 對電壓的容錯性好。然而其兩個 Intel 320 160GB SSD 則很不幸是“漏電體”,在沒有加電的情況下,電壓流失。這個時候,MLC Cell 裏面的電壓就會把原來該標識的數據表示成爲另外的錯誤數據,以至於整盤數據混亂,完蛋了……
當然,那兩個 SSD 在重新分區格式化之後還是可以使用,衹不過一旦長時間不通電,數據還是會丟失。
最終的結局就是我把所有 MLC 類型的 SSD 都出手了。其實現在的情況還是有點令人堪憂。總所周知,晶體越大,儲電越多。例如 Intel X25-E 的 50nm 大晶體,儲電能力肯定比 Intel 320 160GB SSD 的 34nm 要好得多,更不用説 SLC 衹需要表示 2 種狀態,而 MLC 需要表示 4 種狀態,對電壓值得準確性要求高得多。而現在的 MLC 可能衹用 25nm 甚至更小的晶體,本身儲電量已經少,如果沒有很好的辦法防止漏電,長時間鍵關機就可能導致數據錯亂甚至消失了。
訂閱:
文章 (Atom)
Incompatibilities and Compatibilities
NOTE: This article will be updated in the future when more compatibilities / incompatibilities are discovered. Incompatibilities 12-Feb-...
-
儘管有點無病呻吟,不過還是想開一博文記敘一下。不知道的朋友在使用中慢慢的已經習慣,而知道的朋友或者對此也有點無力。儘管中國曾以陶瓷聞名世界,以 China 作爲國名也未嘗不可,然而 Chinese 一詞卻帶有一定的侮辱性。爲什麽不是 Chinan, Chinian 之類的,而是 ...
-
如果你經常逛 Intel ARK,你會發現有些“神秘”的 CPU 型號並不在上面。例如在 2013 年 9 月就推出的 Intel Xeon E5-2696 v2,這款只是針對 OEM 客戶的 CPU 其細節非常稀少。 但從主頻方面來説,Intel Xeon E5-2696 ...
-
Supermicro X11DPi-NT / X11DPi-N 這款主板堪稱接近完美。它基本上把從 Xeon CPU 中可用的 PCI Express 鏈路都用上了,并且 CPU 和 CPU 之間也是使用 3 條 QPI 連接上的(這個是要點,有的主板只有兩條 QPI 的)。 但...